炒股配资袁斌固定薪资12000元
1998年,机长袁斌因不满分房,携妻子劫机逃往台湾,结局如何?
1998年10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一架航班从北京起飞,本该经昆明飞往缅甸仰光,却在途中突然偏航。这起事件源于机长袁斌对公司分房政策的不满,他携妻子徐梅劫持飞机直奔台湾,机上载有9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事件震惊两岸,牵涉航空安全和法律处置。但袁斌夫妇的冒险最终换来什么结果?
分房梦碎,逃亡念头生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国有企业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常通过分房福利解决员工住房问题,这在住房资源紧缺的时代成为重要激励机制。公司分房通常考虑员工资历、家庭规模和现有条件等多因素,优先照顾无房或住房困难者。袁斌作为公司骨干,早于1996年已获分配一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两居室住房,面积约110平方米。该区域交通发达,邻近商业区和公共设施,生活便利度高,许多人视之为理想住所。
公司政策允许机长级别员工参与后续分房,但需排队等待。1998年,公司启动新一轮分房,袁斌提交申请,期待获得更大空间以改善家庭条件。他认为自身贡献突出,包括快速晋升和出色飞行记录,应优先考虑。然而,当分房名单公布时,袁斌的名字缺席。公司解释称,名额有限,优先无房员工,且袁斌经济状况较好,可推迟至下一批次。
这种安排在当时企业中常见,避免资源浪费。但袁斌难以接受,他反复查看名单,确认落选后情绪低落。领导沟通时重申政策公平,却未改变结果。袁斌开始质疑公司体制,觉得多年付出未获应有回报。朝阳区住房本已让他生活优渥,加上高薪,他还能购车置物,但分房落空放大不满。他与妻子徐梅讨论此事,徐梅虽劝解,却未能平复其心情。渐渐地,袁斌萌生极端想法:劫持飞机逃往台湾。
那时,两岸虽有交流,但历史上多起大陆人员劫机赴台案例,一些人获庇护或新机会。袁斌研究台湾航空业发达,可能为其专业提供更好平台。他秘密规划,计算航线偏差、燃料需求和潜在风险。夫妇变卖部分财产,换成黄金珠宝,便于携带作为启动资金。徐梅起初犹豫,但最终参与。袁斌选定执飞CA905航班,确保控制权最大化。
速升机长,待遇羡煞旁人
袁斌的职业路径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民航业扩张期。他1968年生于湖北普通干部家庭,从小接受良好教育。1989年高考,以优异成绩进入中国民用航空学院,该校专培养飞行人才,毕业生多进大型航企。袁斌主修飞行专业,毕业后直接加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从基础飞行员起步。他勤奋专业,积累飞行小时数,1996年升副机长,仅两年后即成波音737机型正机长,创公司纪录。公司重视年轻人才,举办简朴晋升仪式,袁斌佩戴机长徽章,获高层和同事认可。
从此,他执飞多条航线,如北京至昆明再转国际目的地。每次飞行,他注重安全细节,处理气流等突发状况得当,乘客和机组反馈积极。公司作为国有龙头,提供丰厚待遇。90年代末,全国平均月薪数百元,袁斌固定薪资12000元,加飞行补贴、奖金和绩效,月均近20000元,让他跻身高收入阶层。公司分配朝阳区住房,地处北京核心,周边外资企业和使馆林立,环境优越。房价仅2000元每平方米时,这套房产价值不菲。
袁斌还用薪资买车,提升出行便利。公司福利包括医疗保障、培训机会和带薪假,体现对骨干的倾斜。袁斌妻子徐梅在北京小学任教,收入稳定,夫妇生活在北京属上层,能享城市资源如优质教育和医疗。他持续进修,保持技能领先,成年轻榜样。但分房争议暴露隐患,他觉得待遇虽好,却未完全满足期望。这种积累下,不满如暗流涌动。但这样一位高薪高位机长,为何会抛弃一切,选择风险之路?
空中惊变,劫机直奔台湾
1998年10月28日清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忙碌如常。CA905航班,波音737-300机型,注册号B-2949,计划从北京起飞,经昆明飞缅甸仰光。机上95名乘客,包括各国旅客,机组9人。袁斌任机长,副机长文飞经验丰富,两人搭档多年。徐梅以乘客身份登机,坐近驾驶舱位置。8时05分,飞机准时升空,一切正常。起飞约40分钟,飞抵山西太原上空,袁斌突然告知文飞:转向台湾,要求配合。
文飞初以为玩笑,但袁斌严肃态度和航向调整让局面紧张。徐梅进入驾驶舱,守住舱门,阻挡无关人员。袁斌威胁若不从,将让飞机坠毁,全机同归于尽。另两名副机长劝阻无效,只能部分让步,确保飞行稳定。公司规定无关者禁入驾驶舱,但袁斌绕过。飞机偏离原航线,朝台湾海峡飞去。地面管制中心很快察觉,北京和厦门管制员无线电呼叫,询问偏差原因,袁斌保持沉默。9时15分,文飞秘密报告劫机。
中国民航局通过电台劝阻未果,10时20分通知台湾华航,请求协助。飞机应答机设为7500劫机代码。台湾空军10时19分侦测异常,派桃园基地4架F-16战机升空拦截。战机接近后,确认意图,转为护航引导进入台湾空域。10时29分,袁斌向台湾航管喊话:本人控制飞机飞往台湾,无外部劫匪。台湾同意在中正机场降落,调动警力、消防和救护待命。11时17分,飞机安全着陆,无伤亡。
机门开启,乘客有序疏散,袁斌夫妇被警方带走审讯。事件迅速传开,成为两岸关注焦点。当日下午,台湾依人机分离原则,扣留劫机者,放行飞机、机组和乘客。由文飞驾驶,18时03分起飞返大陆,降落厦门高崎机场。乘客延误16小时,但安全返回。
两岸审判,牢狱余生叹
降落后,袁斌夫妇接受台湾警方审讯。袁斌称因分房不公劫机,计划从10月5日起,徐梅虽初不同意,但最终随行。台湾检察机关以违反航空法起诉,考虑无伤亡和动机非恐怖,桃园地方法院1998年12月8日判袁斌7年、徐梅7年徒刑。但次年1月15日重审,改判袁斌10个月、徐梅6个月,相对温和,避免加剧两岸紧张。
两人分开关押,袁斌在桃园看守所,徐梅在龙潭女子监狱。狱中参与劳动和活动,适应规章。袁斌得知可能遣返,一度绝食抗议,但很快停止。服刑期满后,短暂团聚于内政部移民署新竹收容所,这是事件后首次重逢。尽管时间短促,但标志阶段结束。2001年6月28日,经两岸协商,袁斌夫妇与其他6名劫机者乘“海峡号”轮船遣返大陆。此后,台湾不再收容此类人员,与90年代初政策不同。
返回大陆,两人未释,直接移交司法。根据中国刑法,劫持航空器罪可判7年以上或无期。两人关入大陆监狱,面临严格环境,分监区安置,每日规定劳动如车间或农业,自由活动有限。刑期细节未公开,但估计较重,算上台湾服刑,总年限长。事件成大陆民航最后劫机赴台案例,此后两岸加强合作,类似事件绝迹。袁斌从高薪机长跌落囚徒,夫妇自由尽失,前途断送。
在线炒股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